随便扯扯C919 更新完毕

  • c
    carefreejun
    最近C919刚总装完成,虽然只是个壳子但是基本也算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无论如何还是给一个赞。
    首先说明,我不是搞航空专业的,虽然以前的梦想就是国防类大学但是现在终究还就是个兴趣,所以难免有些错误。
    1.什么是适航证
    简单来说就是驾驶证(行驶证),现在一般是美帝的FAA,欧盟的EASA和我鳖的CAAC 三个认证。美帝的FAA就有点像made in us 感觉很厉害,但是想来我鳖什么地方开车还是得拿我鳖的CAAC,EASA同理。至于什么不敢坐只有CAAC认证的飞机的同学,我建议出门别坐高铁,最好别出门 因为出门的路也是我鳖修的,这个就是为了黑而黑了。这里多说一句,其实在ARJ21之前 我鳖也没这个适航概念,现在弄的基本就是简化版的FAA。有些同学又要说了,这是安全标准啊拿不到多不安全。我只想说,土鳖的CAAC又不是随便弄弄就好了的。A,B两家的A320和737出过的事情数不胜数 往近的说 西奈掉下去那架A321可是适航全拿全的了总的来说,所谓欧美适航也就是个驾驶证罢了,没有说拿不到欧美驾驶证就不能开车的道理对吧?更何况欧美适航证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遏制他国民航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这里可以参考下苏联民航的例子,IL96到现在都拿不到欧美适航证。当然现在俄罗斯也醒悟了,我搞我的SSJ100 自己用 谁怕谁。
    2.为什么使用外国货
    外国货大部分都集中在航电设备上。航电设备可以理解为汽车上各个功能,例如定速巡航啊 雨量感应的自动雨刷之类的。这类设备目前来看,要赶趟的话用外国设备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另一方面,COMAC还存在着拿FAA和EASA的伟大梦想准备出口国外呢。。。要是全换成国产货,首先我对中航还是有信心的,就是全用国产的话估计现在连壳子都造不出来呢。商飞思路应该是先上天,子系统国产化一步一步来,全用国产化没验证过商飞也怕担责任。近期先解决从有到的问题,参考高铁的引进和技术吸收。

    -这里我给大家列一个数据。用苏联民航所谓不安全的飞机来对比西方所谓安全系数很高的飞机。
    这里我就喷气时代的IL62,Tu154对比下波音707和DC8好(不是我不用Tu204等新飞机,因为老大哥解体后俄罗斯航司都拼命买西方飞机了,商业上也就这两款可以比较下了,同时这两款也是被骂的最惨的两款了)。所有数据不包括KB主义行为,都是事故。
    IL62一共有20次事故 1000人左右的伤亡,IL62制造量300架左右
    DC8 一共74起事故 2200人左右的伤亡,DC8制造类550架左右(4.08伤亡事故/百万departure)
    Tu154 一共 58起事故 2800人左右的伤亡,Tu154制造类 1100架左右。1973年16起事故,有撞山 大雾等原因,但没有一起和飞机设计有关。1981年-1985年4次事故,2次有伤亡的全为人为事故
    707 一共147起事故 3200人左右的伤亡,波音707制造量 1000架左右 (4.27伤亡事故/百万departure)其实我还想更加深入的研究,可惜我对客机的爱好远不如军机,所以不深入研究了。但这点数据足以证明所谓西方客机就是安全的,苏系和所有没有西方适航的就是不安全的言论是完全扯淡。讲句老实话,只要飞行员水平可以,飞机保养得当那事故的几率本来就很小了(新机型的事故/百万departure普遍低于1)。这里也别扯什么国内保养不行,看过mayday都知道保养出问题而坠机的西方国家航司真多。
  • p
    plissken
    能开始国产化还是不错的
  • R
    Rookey
    最后一句23333~
  • h
    hope8904
    慢慢来,一切会好的,把中国市场拿下基本上就够吃个几十年了
  • z
    zqshx
    想想甬温事件,还是领导先坐了来。
  • f
    flyzhuan
    看看高铁就知道了。
  • 辰陌_
    高铁的话经过这么多趟验证,安全性看起来好像还可以啊?
  • c
    carefreejun
    纵观TGV,ICE,新干线哪个没出过事故。。。
    话讲回来,要往深里说 CRH2系列特别在软件方面都不能算是国产化的高铁。。
  • f
    flyzhuan
    看高铁就是从自己不会造到自己能造到自己能造了还能卖钱。

    现在这个世界,不是什么都一定要自己做的,就算波音和空客也不是100%国产啊。只要掌握核心技术即可。
  • 会飞的野花
    说的是,感觉很多人都是为了喷而喷
  • c
    carefreejun
    误伤了 抱歉抱歉。。。还以为你指的是11年那个事故呢
    我对现阶段C919往发达国家卖还是不太报希望,但是满足国内市场 起步 把牌子做起来我还是看好的。一步步来吗
  • A
    Auki
    2.为什么使用外国货
    外国货大部分都集中在航电设备上。

    大误!除了飞机骨架,其他的核心设备全是进口的
  • 回头浪子周小平
    居住地海外 加拿大
  • c
    carefreejun
    事实上,除了少数航电设备我不确定有没有国产替代品。。。液压 起落架系统 就算是飞控系统就没有国产替代品?不过,确实是个壳子之外大部分都是进口货。这个我不高兴喷comac怎么想的
  • e
    etrock
    到现在的程度可以了、
  • A
    Auki
    发动机,CFM;辅助动力APU,美国霍尼韦尔;发动机反推,法国埃塞;飞行控制系统,美国派克宇航;气象雷达,美国柯林斯;电源系统,美国霍尼韦尔;驾驶舱控制与仪表照明,美国伊顿;机翼防冰,德国霍尼韦尔;燃油系统,美国派克宇航;飞行记录仪,GE;防火检测系统,英国凯德;起落架,美国霍尼韦尔;门信号系统,美国Crane;轮胎,美国米其林飞机轮胎公司……
    不说别的发动机和APU就造不了啊
  • l
    lzy651
    飞机这行当,零部件要不是做不出就是没有市场去养活后来者,采用国外设备很正常吧,或许之后有了整机厂,国内会出现部分零部件市场,然后再出现这样的国内企业
  • y
    yoggchh
    来来来
    把供应商名单及专利清单show一下
    别吹半天最后就是个组装厂
  • S
    Stanly
    CAUC毕业的

    反正我不坐
  • A
    Auki
    经济模式是经济模式,技术掌握是技术掌握,是不是自己造的是要按比例来的,尤其是核心技术的掌握比例。iphone是中国造的,但是算美国的产品,飞机也一样。有些东西基础装备和制造技术跟不上,学也学不来
  • c
    carefreejun
    列787的吗?787可是波音爹一直吹嘘的全球采购哦 我提醒一下。。你去波音工厂参观别人都会说波音就是一个组装厂。。。
  • l
    labor
    支持国内研究大飞机,为了行业发展,也希望领导多坐几次
  • A
    Auki
    不能这么说,把这些配件给中国,中国现在的技术储备也造不出787来。再说了,787的核心组件都是美国国产的,这个不一样。iphone是深圳产的,你不能说富士康可以研发出下一代iphone,一个道理
  • l
    liu7395
    明白人
  • c
    carefreejun
    你说的核心组件代表的是哪些呢?有些人认为是起落架,但是787的起落架的加拿大造的。。。
    有些人认为是发动机,但是RR的发动机一部分也不是美国造的。。
  • A
    Auki
    工业产品的科技树,应该是先点材料、设计、这些基础技能,再点制造、组装、工程学这些上层技能。中国为了赶上世界,不得已反了过来,但是要想走出仿制的老路,还得回头搞好基础制造储备,尤其是材料科学及应用上面。不然没有出路。
    C919发动机是进口的,华龙一号主泵是进口的,高铁逆变器是进口的。这些未来几年很难自主制造出来,即使能造也缺乏技术更新的潜力、
  • 回头浪子周小平
    别瞎说,我就水一帖子,混点邪恶.....你信了吧?
  • →L←
    楼主我现在正被困高铁站,一小时前被困高铁上,现在下车了,另一班又晚点,听说是线路故障=_=,对于国货,我真爱不起来。至于那些大飞机,大轮船什么的,你们可劲儿造。。。不是东西不行,是人不行
  • A
    Auki
    外包是外包,那是为了降低成本。关键是你非得让美国100%组件自己生产出一架787,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但是中国目前不行,加拿大目前也不行。
  • h
    heihei89
    13年株洲时代电气给crh6改个软件还得给日本人发邮件呢
  • c
    carefreejun
    两者似乎联系不大吧。系统故障这东西谁有办法。我上次忘记飞哪里了,引擎坏了晚点10小时。。
    至于什么天气我就不提了,这东西和产品本身我个人觉得联系不大。就算放在高铁的祖先德国,我还被ICE坑过好几次,说好停的站不停了,晚点什么都似小意思了。
  • D
    Douglas_qi
    循序漸進,先引進並模仿,然後自主創新
  • l
    lzy651
    有的东西学起来快,有的东西学起来慢,有的东西是有市场壁垒,有的东西市场好切入,要是按你说的,先把难的弄出来,那结果我们现在连个屁也没有,大家继续回家种地吧
    还有一些零部件的东西,市场就那么大,我们没有自己的组装厂需求,你花几百上千亿的搞出来,搞出来卖谁去?搞出来玩的吗?·····
  • A
    Auki
    不能那么说,毕竟国家考虑造这些,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这一个目的,更希望借此在基础制造领域实现赶超,最终一个是福利社会,一个是军事储备。有些东西赔钱也是要上的。60年代我们造原子弹,按当年的情况,饭都吃不饱,造这个有什么用。现在看来中国的核技术储备也是在世界前列了。
  • d
    darkness66201
    说到底,就是人不行。为什么呢?你看,这么多就会喷又不干实事的垃圾,东西怎么搞得出来嘛?为什么人不行?基因不行,遗传不好,没办法.......
  • y
    yoggchh
    来料加工和外包生产
    全球采购是趋势,毕竟国际分工很细化了
    但哪些是为了降低成本,哪些制造不了,这个有清单?
    再进一步,国产化率多少,国产化的零件,有哪些是国外技术只是在国内生产的
    还有很多问题,这些我都不知道,所以我就好奇
    这个神奇的国度能拿打磨CPU开发布会
    我想,弄清楚一些,也不是坏事,不是么
  • n
    nu123
    ~~~反正要喷的还是会喷~从无到有这东西是要支持下~
  • f
    flyzhuan
    哦,我对高铁印象还是很好的(频繁出差),比飞机好多了。

    卖发达国家也看,不是人人都有钱随便造的。而且只要国内用的好,订单肯定哗哗的!就算空客、波音出新机型、降价竞争不也是搅动市场了么。
  • A
    Auki
    你就说哪个国家能单凭自己造一架787就OK了,说那么多干嘛
  • w
    whereismyfs
    不用外国件能给你发适航证么,指望全国产的再等等吧,为了作出军用版919,迟早要上
  • n
    nmj0114
    国产起来是很好的 但是这么新的飞机还是要让给领导先坐。。。
  • y
    yoggchh
    呵呵,是不是intel的工厂也在国外,intel就没能力造cpu了?扯这些干嘛,回家看ccav新闻联播了
    勿回,谢谢
  • b
    balabalawang
    飞机我们自己搞应该问题不大,发动机我感觉就是骗国家钱了。不过国产飞机还是没信心啊,信心比神马都重要,这个可不是汽车神马的,故障很可怕
  • s
    samsunghjh
    领导先坐,
  • →L←
    可能我点背吧,火车,地铁都遇到了
  • 灼眼のシャナ
    好大一堆东西啊,总体设计师也是挺不容易啊。
  • 流氓海
    好像领导没坐过高铁一样,刘可是在上面身先士卒的
  • 伪装的魂
    其实连飞机刹车皮都造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