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死刑的一点思考

  • r
    refo
    这贴欢迎某个给药洗地的人进来

    免得总说我不断开新议点

    希望某些洗地派、废死派,能从理论上和案例上说服我

  • z
    zo
    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是,支持废死的,常常是一些“精英”人士,而草根老百姓常常是死刑的呼吁者。

    老百姓就不支持废死了?精英就不支持死刑了?谁算老百姓谁算精英?别自己想当然戴帽子划阵营啊。。。

    [本帖最后由 zo 于 2012-2-10 11:09 编辑]
  • 罗克萨斯
    潜水多时,为了顶楼主,露个面吧
  • O
    Oldman
    说服不了你,根本上的价值观就相反,只能是各说各话。
    废处死刑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一条,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另外一个人的生命。不认同这一条就没得谈。
  • f
    ff42
    西方废死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由此推出“无论做出何种罪大恶极之事(包括剥夺他人生命),都无权剥夺他的生命”。
    这种观点需要宗教价值观作为支撑,所以它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很难获得认同。

    但事实上,我认为这并不只是宗教观点,而应该是一种社会进化、文明进步(包括宗教改良)后的观点。

    把废除死刑和文明程度对等,可能很多人又不爱听了。不过确实,人类对于生命的尊重程度,在不同文明阶段确实大不相同。即便战争,在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战争法则的规引下,也已经比过去文明得多了(平民伤亡肯定不能绝对避免,但至少100年前对于交战国之间尚且没有“平民伤亡”这个概念)。

    [本帖最后由 ff42 于 2012-2-10 11:18 编辑]
  • r
    refo
    就比例来说,或者说如果把人们分为三类

    学过法学理论的,没学过法学理论但受过高等教育的,没受过高等教育的

    我个人相信第一类人群中,支持废死的比例最高,这个是我观察到的结果
  • r
    refo
    谢谢提示

    不过你说的很对,我不认同这条。

    在废死问题上,我是带有一些实用主义的倾向的,我认为国外的糟糕事迹充分说明了废死之后,只会使恶性犯罪更加肆无忌惮。

    个人认为,理论终究是服务于事实的。

    [本帖最后由 refo 于 2012-2-10 11:20 编辑]
  • 爱在那片青空下
    等你家人被人害死 你就未必这样想了
    此外 执行死刑不是一个人剥夺另外一个人的生命 是社会剥夺犯罪者的生命
    如果废除死刑 更开心的的确是那些有权有钱人 因为只要人没死 后面的事情就更好运作了

    [本帖最后由 爱在那片青空下 于 2012-2-10 11:19 编辑]
  • y
    yougeren
    其他国家和地区是指没有民众宗教信仰的地方吗
  • z
    zo
    学过法学就算精英了?学美学、经济学不算精英?物理博士毕业没学法学算不算精英?
  • r
    refo
    我内心的本意是“精英”

    不知道这样写你是否理解我的观点
  • y
    yougeren
    学过法学理论但没受过高等教育的算哪一类
  • z
    zo
    学过法学理论的,就是精英,没学过的,就是百姓
    你的这种划分法,实际意思不就是——————

    支持废死的,常常是学过法学理论的人,而没学过法的不懂法的常常是死刑的呼吁者:D
  • r
    refo
    谢谢提示,不过我这个描述本来也就是极不严谨的说法

    只是为了能描述我心中的“精英”与“草根”,所用的一种描写手法。

    谢谢。
  • 音速贵公子
    对天朝而言不存在废除死刑的土壤。
    而且如果说西方因为宗教关系不主张死刑的话, 那中国则一直秉承“杀人偿命”的信仰。
    最后, 张家如今的表现, 也不能作为药犯不当死的依据。
  • f
    ff42
    宗教信仰不同,伊斯兰教是要杀光一切异教徒,你跟他们讲尊重生命?
  • r
    refo
    差不多有点这个意思

    君不见,支持废死的,常常都是从理论出发的多。

    而“杀人者死”这种话则糙的多,随便谁都能吼上一嗓子
  • k
    keith
    传统的力量 比 所谓法理 强太多了,这才是现实
  • 猩猩带我去战斗
    我支持废死的原因是死刑是一种无法逆转无法补偿的刑罚,错判后果过分严重。。。。

    尤其在中国这种司法现状下,这种严重性更加突出。。。。。
  • 音速贵公子
    理论常常不能用于实际。 所以西方普遍使用“案例法”。

    杀人者死, 话是很糙。 但道理很清晰。 不尊重他人的生命, 还期盼别人尊重你的生命?
  • O
    Oldman
    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里,试图用死刑来解决公平问题,只会更糟。你既然相信司法体制可以愚弄的,那你怎么保证死刑适用的公平呢。

    公平的社会不需要死刑。不公平的社会也无法保证死刑的公平。用死刑求公平,无异于缘木求鱼。

    另外,个人都无权杀人,社会更无权了。

    [本帖最后由 Oldman 于 2012-2-10 11:29 编辑]
  • 音速贵公子
    你有没有想过废死刑会带来更多的司法不公?

    杀人偿命是条非常清晰的红线, 越线当诛。 如果没有这条清晰的红线, 还不知道有多少奇葩的事情出现呢。
  • 猩猩带我去战斗
    另外现在中国控制死刑数量的背景是以前杀得太多了,远超其他国家。。。。。
  • r
    refo
    总觉得错判如果能上到死刑的,常常都是当地警局、检查局立功心切,为了结案歪曲事实。

    有空GOOGLE点资料来证明我的观点。
  • O
    Oldman
    再清晰,也只能在老百姓身上清晰,难道你还没有觉悟吗
  • r
    refo
  • 猩猩带我去战斗
    你有没有想过,司法不公,并不是说除了死刑之外不公,到死刑就公了。。。。。
  • 猩猩带我去战斗
    每个死刑都是热点,这也太理想了,你知道每年中国多少死刑啊。。。。。
  • r
    refo
    好吧,我无知了,谢谢指正。
  • z
    zo
    为何受过相关教育和培训相比于没有受过教育的反而成了无理的那一方呢?
    举个类比:
    支持日心说的,常常是了解天体理论受过天文教育的人,而没学天体理论只是出自观察的人常常是地心说的呼吁者

    按你首页的推论,前者无理后者有理。
  • 猩猩带我去战斗
    不讨论废死,讨论啥啊。。。。

    药是不是自首,这和群众感受一点关系没有啊。。。。。
  • r
    refo
    呵呵,那我是不是也举一些科学界的“经典”理论被打破之后,物理学家重塑体系的过程?

    个人对物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解:

    1. 收集实验数据

    2. 归纳、整理,得出某些公式

    3. 某些大牛在数学上把一些公式统一化形成一个理论体系,从而指导科学探索之路

    4. 新的物理实验与旧有的“经典”理论相悖

    5. 最终旧有的“经典”理论被打破,回到第1条

    在物理学领域,理论最终还是要服从于事实,再经典的理论,如果和事实相悖,最后也必然被修正或者舍弃。

    而在人文科学领域,情况就要复杂的多。

    某些理论是否服从事实?

    理论是否过于极端,而实际上永远不会如此完美?

    人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多少偏差?

    不同的理论相互冲突的时候,有些人支持其中的一方,而有些人支持另一方,他们的支持是不是有其他的理由?

    所以在人文科学领域,我个人认为有些理论不见得比宗教观点或者生活谚语来的直观有效,就是所谓的“话糙理不糙”。
  • k
    kirbyx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剥夺了,怎么办。
  • r
    refo
    呵呵,可惜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的公平环境。

    打个比方的话,就像做项目,要设立很多的CHECKPOINT,如果每个项目都是完美的按照预期进行,那这些CHECKPOINT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 z
    zo
    科学界的理论更替发生在界内而不是界外。
    你不能指望一个没有受过物理教育的人,出来证明相对论是错误的————虽然这种人天涯上天天都有。。。。
  • r
    refo
    本来就只是LZ我写下了我发散性思考的一些点而已

    写这文章是因为被昨天那篇给药洗地,口口声声呼吁药死都是枪的文章给刺激到了。
  • h
    holden
    如果不认同“不杀人”这个道德底线,而是企图用某种Utilitarianism的视角去解释废除死刑的话,只会让自己碰一鼻子灰。
  • r
    refo
    是的,但我认为人文科学领域,理不糙的糙话,出自一个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没啥问题的。
  • 猩猩带我去战斗
    我很负责任的说,你错了。。。。

    尊重专业不仅是理科人士的需要,也是文科人士、医科人士、相声科人士。。。。。的需要啊!

    [本帖最后由 猩猩带我去战斗 于 2012-2-10 11:52 编辑]
  • O
    Oldman
    既然不公平,死刑也不会公平。以死刑求公平只能是水中捞月。
  • r
    refo
    要去吃饭了,下午要干活了,估计没空回这个贴了

    帖里有许多有想法的回帖,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路

    感谢高水平的回复

    不过还请高手回复的时候,能够多一些事例,不要仅仅是一些论点,或者是一些观点

    因为个人认为人文科学领域,纯理论就像海市蜃楼那样的虚幻和美丽,但不实际

    如果能有事例、统计数据的佐证,理论才是一个具有强大说服力的理论

    谢谢大家
  • h
    holden
    其实我觉得把人文科学看作自然科学在“人文”领域的某种投射而将其“科学化”、先验地认为会有“理”,这本身就是没受过高等教育人群在这类问题上的一个误区——啊何止是这类人,还包括无数人文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