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驳斥刘志军因高铁名垂青史

  • 处男也是人
    无法观看,点击这里刷新
    视频下载

    浏览原图
    新京报插图/许英剑
    非常评
    近来,中国高铁输出海外的步伐日渐加快,京沪高铁盈利的消息又传来。当此之时,网上一股“为刘志军平反”的呼声“不失时机”地出现。有人称刘志军“终将名垂青史”,甚至有人说:“刘志军贪了多少钱不重要,他打造的高铁改变了中国……你把刘志军贪掉的钱拿去也买不来。”
    中国高铁不是刘志军的贡献
    为解决资金难,铁路部门有一系列举措,如铁道债的发行等,都是民间财富的转移,与其“感谢”刘志军的贡献,不如感谢“沉默的大多数”所承受的巨大付出。
    高铁是中国高端制造的名片,饮水不忘挖井人,有人因此把刘志军捧上高铁最大功臣的崇高地位。这是典型的黑白颠倒。反问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刘志军,中国的高铁就不存在了吗?有没有可能效率更高、发展速度更快?
    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是市场大环境呼唤的结果,中国城镇化的过程是人类史上从未经历的大迁徙过程,市场从区域分割、恶性竞争到全国统一,意味着物流、客流大规模增长。传统的物流工具进入瓶颈:成本最低的水运,速度最慢;成本最高的航空,平均客流量多年来以两位数增长,但空域管理的滞后与成本的高昂,使航空不可能成为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最大的载体;主要靠汽车运输,会让中国拥堵增加十倍,人口第一大国不可能依靠汽车运输。只有快速铁路,能融合水运与航空的优势,而中国铁路多年来人均铁路里程只有一支烟的现状,为中国铁路的后发优势提供了空间。
    中国高铁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与技术,现在同样如此,铁路部门活学活用“以夷制夷”,逼迫合作方拿出核心技术合资,是一个进步。高铁建设的资金难题迄今未能解决,刘志军任人唯亲、管理混乱,不可扼制的贪腐加剧了中国铁路资金困境。刘志军没有给铁路公司带来现代管理,带来严格的财务控制,反而以草莽土豪的形象,加剧了市场混乱,现代公司所必需的要素铁路公司未能具备。
    中铁总公司201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总部尚可糊口,下属子公司度日维艰,据中铁隧道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对《经济观察报》介绍,中国中铁各分局目前资金运转水平非常差,不少公司负债率高达90%以上,包括电气化部门,中国中铁电气化方面目前亏损约几十个亿。
    为解决资金难有一系列举措,如铁 道债的发行,债券所得税的免除,以及大量廉价贷款,都是民间财富的转移,与其“感谢”刘志军的贡献,不如感谢“沉默的大多数”所承受的巨大付出。这些牺牲体现在承受物价上涨上,体现在对高铁票价的理解上,体现在对城镇化的期盼上。
    从披露的已有信息看,刘志军是个工作狂,但强调一点不足以突显立体的个人,他同时还是一个权力狂,好色狂。神化刘志军个人在高铁上的作用,真没必要。 □叶檀(财经作家)
    为何会有给刘志军“平反”的调调
    其实这种“能吏”“廉吏”之辩古已有之,之所以说这种思维危险,是因为它排除了一个官员既“廉”又“能”的可能,只留下两个“烂苹果”让人们挑选。
    中国高铁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说其“改变中国”也并不为过,但且不说“高铁是由刘志军打造”这一论断是否准确,只是这种“只要做成事,贪点钱都是小意思”的唯结果论就足够骇人。
    刘志军对中国高铁的发展当然是有个人贡献的,但其受贿、滥用职权也是法有定论。刘志军若要在正在行进的历史上留名,硬币的这两面不会被遗漏。如果说为了旌表其“发展高铁之功”而淡化或忽略其贪赃枉法之罪,相信未来任何一个正直的史家都是不屑为之的。
    “为刘志军平反”之说其实暗含着一种危险的潜台词:世界上只有两种官员,一种是大胆作为的贪官,另一种是碌碌无为的清官。正是基于这种意识,一些人才不无后怕的感慨“幸亏当年有刘志军”,有些人甚至罔顾其贪赃枉法之实,动情地把刘志军描绘成“一心一意为高铁”的英雄形象。
    其实这种“能吏”“廉吏”之辩古已有之,之所以说这种思维危险,是因为它排除了一个官员既“廉”又“能”的可能,只留下两个“烂苹果”让人们挑选。几千年过去了,我们还要做这种“比烂”的游戏,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而刘志军这种作风彪悍到不被规则约束的“干将”,对高铁的发展也绝非有利无弊。“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一直悬在很多人心头,而刘志军及其一干下属的贪赃枉法被查实之后,人们对当年的铁路建设过程更增怀疑。如果问谁对高铁公信力的伤害最大?显然是推动者、主导者的“不规矩”。
    中国需要发展,但绝不需要不顾一切的发展,因为历史已反复展示,这种发展一旦产生恶果,将到怎样骇人的程度。而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时,同样不应只看到其“推动发展”的一方面。何况,这种语义上的“发展”还仅仅是技术、经济层面的。而真正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包括制度的改进、公平的维护、法治的坚守。
    只有对“发展”有健全的认识,才不会在评判刘志军这样的人物时陷入非此即彼的泥潭。历史会给刘志军一个公正的评价,但最后写在史书上的绝不是简单的“高铁功臣”四个字。 □西坡(媒体人)
    (原标题:刘志军将“名垂青史”?)
    刘志军高铁
    84
    39637
    320
  • a
    aweiwei
    有以前在铁道部工作的同学今天也转发了这个微信朋友圈新闻。

    我觉得,打倒一个人,就要全盘否定这个人的一切功绩,这太无耻了。没有刘,就没有可以改变全国出行方式的高铁。刘下去之后,上来的盛光祖干了些啥各位也知道了,这就是历史的倒退。

    是非功过,真的需要留给后人评价。
  • o
    ouiki
    我一直想看看写他的书。
    就目前了解到的,我觉得他有点像李鸿章。
    贪钱不是个事。
    关于任人唯亲,李鸿章说过,想办事就得用自己人,用自己人就得任谤。
  • n
    norush
    看到这么多人认识一致 我很欣慰
  • t
    taxidriver
    媒体还真好意思腆着脸再提高铁这事
  • l
    liuyicheng
    有人说是个人就能干刘志军的活。

    想反驳很简单,问问他能不能当上所在公司的一把手。
  • e
    elia
    那个469的广告?
  • p
    ppst
    名垂青史就算了吧,看来刘志军这事,是留尾巴了,感觉和当年赖老板一样。。。
  • 利露
    高铁不能上自行车了,我草
  • p
    pcsx2
    Sb盛光祖啥时候下台啊
  • b
    bypoz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呵呵呵
  • 不死鸟
    不要绝对化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一定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
  • l
    liuyicheng
    看看高铁,再看看买办汽车业,就知道一个铁一般的事实——不是什么人到了那个位置就能做出成绩。
  • e
    equaliser
    以市场换技术?看看现在的上汽一汽
    不敢说刘有多大功劳,还好高铁没有变成那种耻辱的结局。
  • w
    wohaihao
    “反问一个问题,如果没有XX,中国的XX就不存在了吗?有没有可能效率更高、发展速度更快?”这句话也能说的出口,这些媒体胆子太大。
  • l
    liuyicheng
    中国人的臭毛病,就是打倒一个人定要批倒批臭才放心。

    这种氛围笼罩在tg和他的反对者身上难以散去,所以现阶段在天朝实行什么敏猪就是搞笑。
  • t
    ttsyyh
    钱贪了,事干了,就这样。
  • l
    lastescaper
    同样是以市场换技术,高铁比汽车强N倍,汽车现在还在给洋人打工,高铁已经可以自己当老板挣洋人钱了

    能干事的贪官比不能做事的清官强多了,清官不等于能吏
  • c
    cold
    原来是新京报。
    原来是叶檀。
    :D
  • r
    realyifeng
    捞钱不一定多,主要为了捞政治资本。
    谁家拿了高铁建设的最大好处大家都明白。。。
  • f
    fatehe
    我觉得要正视他的贡献,但是贪污就是不对了。还有就是官员政客没几个干净的,干净的都是没权力的。
  • r
    ryukyo
    从退伍兵的铁路工务寻道员到铁道部部长。这人没啥文化业没啥出身。能做到这个成就,谁能!
  • P
    Penny1
    话说当初我说刘志军是个好部长的时候,论坛上怎么有几个人各种嘲笑啊……
    现在看来大多数人的观点和我一样啊……
  • a
    aironline
    认识到真相有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 F
    FURA
    这就跟米卢一样,带中国队进了世界杯,换个人也能进。真换个人结果是什么屎样?
  • w
    wascoo
    刘志军这只猫抓住了老鼠,同时也偷吃了家里的鱼,你说他是好猫坏猫?我也不知道。
  • 处男也是人
    第一个问题,这可是个大老鼠,足够你臭屁十年的了,第二个问题,他没偷吃鱼,只是偷吃了一块被其他猫盯住的鱼肉
  • c
    cion
    不要简单用好坏评判人
  • h
    handsomeken
    功是功,过是过,为什么要一起讲?
  • 傲笑乾坤
    就目前我自己的感受来讲:通高铁的地方,只要时间允许,我不会选择其他交通工具。
  • 油焖
    貌似我国有这种 一个人犯了罪就否定他的一切的传统,就不能分开2边看么?功是功,过是过?
  • 达尼.阿尔维斯
    有能力和贪污又不冲突
  • h
    handsomeken
    屁股决定脑袋。
    以前骂是不知道高铁的好,现在体验了就换了。
  • 茉莉FAN
    功过混一起说,本身就很逗。
  • l
    leeex
    +1
    新京报个**玩意就没出过好水
  • 雾桑
    叶檀怎么了?
    看过她不少文章,还可以啊。

    这事儿,功过得分开说。
  • T
    TonyTang
    关键是,功有谁在说?或者说,为了否定刘的一切,而产生的新的过有谁在说?新车头在车间躺了三年,现在需要了,就拿出来宣传,那么这已经损失的三年和未来继续损失的时间,还是因为刘的过,很神奇吧!
  • x
    xxxpso
    什么过,都是别人的功的牺牲品而已
  • 洗地
    得势的时候,什么都是对,失势的时候,什么都是错。
  • c
    cold


    确实相当可以 :D
  • Q
    QQtango
    打脸打的好!可惜这种人很有市场。
  • b
    byemilan
    什么时候能学会客观地评价一个人,功过分开,这国家才有有些进步
  • j
    jinye2001
    沪宁线能上
  • L
    L1
    你不会把车拆了上。高铁只是不能上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