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D版精神,整理了一下延误险到底需不需要实际乘坐航班才能理赔

  • s
    scblue
    先给你点个赞 D版精神
  • j
    jimosun
    D版精神,点赞 摸奶小能手
  • C
    CNV
    有实际第一手材料的,赞一个啊…
  • i
    i4cuilione
    对照刑法看一下
    保险诈骗罪的构成如下: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保险金是指按照保险法规,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待发生合同约定内的事故后获得的一定赔偿。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观方面表现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四、主观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i
    i86
    有理有据
  • g
    galaxyhere
    比如中信银行的这个,违反条款规定,虚构乘机证明,取得了几百万元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算不算诈骗呢?
  • q
    qinghe1987
    6楼这个感觉没跑啊。主观故意,数额巨大。
  • n
    navyyang
    这个不属于自身原因,

    大部分是因为 自身 原因导致的才不赔。漏乘 误机都是自身原因,病也属于自身原因 iOS fly ~
  • 狡兔
    “保险标的”只能是因延误造成的损失,而不是航班延误。否则就成了开赌场对赌,买大小,谁都可以买。

    航班延误只是一个“风险事件”。因为客观发生风险事件,会给乘客带来利益损失,因此,乘客通过购买延误险,将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 s
    szqp
    按你这个说法就没有诈骗这回事了,你应该当时能识破我的骗局啊,你当时没识破,让我骗了你的钱,那是你傻,凭什么事后抓我呢
  • 狡兔
    诈骗成功了它也是诈骗。
  • c
    codasky
    这就是D版精神,赞一个
  • 啦啦叶
    就事论事,赞楼主
  • l
    liffey
    当前条款 不等于历史条款 自2015年以来 900次 。你需要看当初的条款。 某些保险公司停售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条款不完善倍撸太多?这个是猜测 。但是不能拿现在完善后的条款推断以前。
  • m
    muziling
    都理赔了,来说按条款是不赔的?
  • l
    liffey
    回复13#szqp

    你这个是有罪推断 先认定有罪然后在推断行为
  • u
    ursace
    你这是偷换概念啊!
  • s
    szqp
    所以你觉得900次都是发生在不完善时期的不完善的保险公司?
    不需要900次违规,有一次就够了。

    当然,够不够的上诈骗罪另说
  • u
    ursace
    岂有此理?!你的理赔程序有问题,事后发现了就说是诈骗?
    好比理赔本来需要你提供100份文件,你只提供出了99份,但是也通过了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拿到了钱。过了几年后对方发现了程序不完善,说你是骗保,然后把你关进大牢。
  • 狡兔
    完全不用关心理赔程序。

    虚构没有发生的保险事故申请理赔,不管是否获赔,就已经是诈骗了。
  • s
    szqp
    你这逻辑就等于,我忘了锁门,你进来偷了东西,你无罪?谁让你不锁门?
  • u
    ursace
    飞机延误是她虚构的吗?保单是她虚构的吗?难道她修改了飞机的乘机名单,然后说自己坐了飞机再去理赔的?
  • z
    zxy0619
    积分119
    太牛了吧
  • s
    szqp
    这帖子白写了,宣称自己坐了飞机就是她虚构出来的啊

    她或者她的亲戚朋友没坐飞机,却跟保险公司说坐了(如果没坐不赔),这不就是虚构事实吗
  • 狡兔
    “保险标的”是虚构的。飞机延误这个风险事件,没有造成她的损失。

    所有的保险赔付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补偿。而不像赌场、彩票的获利。

    可以把航班延误类比为机动车相撞。并不是只要轻轻一碰就要赔,而是只有撞车造成利益损失之后,才要对损失进行赔付。
  • N
    NewAngei
    这么多信用卡赠送险感觉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某女士应该是实际产生保费的商业险,而不是这些带有苛刻附加条件的免费赠送险。
  • s
    stevenluo
    其实,我收到的赔付都是有登机牌才赔。
    那家伙怎么不用登机牌可以得到赔付?
  • N
    NewAngei
    各种免责条款说服力也很弱,是否赔偿,是由保司审核的,是否免责,也是由保司审核的,保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套用免责条款来决定少赔或不赔,但不能说保司自己审核不严格,就认为保险人骗保。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车子主责跟人发生刮蹭,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定损后全额赔付,但是其实我没有购买不计免赔险,保司多赔钱了,那么我算骗保吗?
  • 美第奇
    就是你没诈骗,她有呗,帮她说话的普通人是不是有点主动代入角色了呢? 好象我记得听说
  • c
    codasky
    1,2,3,5,6都是商业保险,并不是信用卡附送的延误险。

    另外也别着急,我也在整理,并且剔除信用卡公司附送的保险,以商业保险为主。

    目前整理下来感觉都是差不多内容的,并没有比信用卡公司附送延误险更宽松,甚至有些明确要求“实际搭乘”。

    让您失望了。
  • N
    NewAngei
    这话说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你理出你的依据,我说出我的观点,不存在失望不失望。
  • N
    NewAngei
    我维持我的观点,因为如果按照你的观点的话,每个人在申请理赔时,都要成为理赔专家,保险规则都得门清,否则可能就是下一个保险诈骗犯,我觉得对普通人来说,这样是不公平的。
  • c
    codasky
    这倒是,我肯定希望维护各自表达的权利。

    但对我来说我希望用证据来支持我的观点,而不是仅有观点。当然,这是对我自己而言。
  • N
    NewAngei
    违反了免责条款,只能说明保司未尽审核义务,但不能强加审核责任给保险人。
  • c
    codasky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就延误险来说,延误险的理赔手续已经很简单了。只需要登记凭证和延误的情况证明,现在网络方便用飞常准或者航旅纵横的截图就可以理赔。

    请问,从直觉来说,如果你购买一趟航班,并且同时购买了延误险,但随后把机票退了,你还会去理赔延误险吗?

    实际上,我更担心的是,如果放纵这样的事情发生,延误险的理赔流程会变得更加复杂。
  • N
    NewAngei
    其实,你说的证据,我大略看了下,基本都是各种免责条款。
    我的焦点是,免责条款应该由谁来审核?
    保险公司作为巨无霸拟定了保险规则,保险人作为普通自然人被动接受保险条款,我觉的应当是保险公司尽到审核责任,而不应让普通人去研究条款。
  • N
    NewAngei
    这个,该女子在出险前主动退了机票?
  • c
    codasky
    首先,本帖的主题是“延误险到底需不需要实际乘坐航班才能理赔”,那就应该先从这点入手来先解决这个问题。

    楼主选择从罗列保险合同入手来证明他的观点(这个观点并不一定同本案有关)。如果你觉得这些条款不合理,你可以提出你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并且请给出相关的论证过程和证据。

    其次,保险合同是商业行为,保险人是主动购买,并不是强制购买,如果购买人觉得条款不能接受,完全可以不买这款保险或者选择其他觉得能够接受条款的保单,怎么叫“被动接受”?

    我补充下,一份保险中的条款(不仅仅免责条款),由中国保监会审核。其实我目前看下来,因为延误险是一款比较简单的险种,不同保险公司不同保单之间相关内容都差不多的,甚至连措辞都是一样的。
  • c
    codasky
    我没这么说,我说的是“如果”。该女子有没有主动退了机票这需要警方调查。

    本帖要解决的问题是“延误险到底需不需要实际乘坐航班才能理赔”,最近D版有些人认为不需要实际乘坐就能获得延误险的理赔,这是本帖的目的,也是我假设的原因。

    所以我想问的是,在我的这个假设下如果是你你会去申请理赔吗?这件事情需要去研究所谓复杂的条款吗?
  • N
    NewAngei
    我又仔细看了下主楼,然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简单归纳下你认为是重点的免责条款:
    “由于乘客自身原因或者未办理登机牌的情况不赔”
    你理解为要实际登机才赔(航班其确实因为天气或其他原因延误或者停飞了)。
    我的理解是:航班照飞、飞机准点,乘客由于自身原因没赶上趟,就不赔。
  • N
    NewAngei
    你刚刚问我的是,如果我(主动)退了机票,会不会去理赔延误险,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存在,因为一般来说,退票后保险就(主动)失效了。

    延误险需不需要实际乘坐才能索赔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清晰的看法。
  • c
    codasky
    说起来~~~我有好几次没赶上飞机只好重新买票了,哭死了
  • N
    NewAngei
    因为这个问题很麻烦,如果没有实际乘坐就不赔,那么如果没有实际乘坐能不能退全部或部分保费给我?
  • c
    codasky
    恩,我明白我们的分歧点在哪里了。

    目前我看到的保单里面有一部分保单在免责条款里面会写明未搭乘,这才引申出目前这个题目。可能也是很多人争议的地方。

    但有另外一部分保单的免责条款里面写明“任何情况下被保险人持有的客票状态为退票、改签、作废、失效的;”



    衍生到本案,现在各方面情况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有可能嫌疑人选择不搭乘也有可能选择退票。可以作为两种方式分别讨论吧。
  • N
    NewAngei
    还是强调一下43楼,我觉的这些免责条款的目的,是防止乘客因为自身原因迟到赶不上飞机而进行索赔,而并非约束必须有实际登机行为才能索赔。
  • N
    NewAngei
    照理说,延误险是机票的衍生商品,如果乘客主动退票,延误险会在电子系统中自动失效的,不存在类似京东拆单这种操作,也就不存在乘客能直接或间接的购买到单独的延误险的情况。
    唯一一种情况就是航班延误或取消,机票自动退票,但是从退票这一刻开始,延误险已经自动出险了。
  • N
    NewAngei
    找了下新闻,临起飞前判断延误概率,概率低的航班退票,及时止损;概率高的航班不退,不出险则亏机票钱,出险索赔。
    关键每个身份证能买三四十份延误险,就算一份赔付200元,四十份就是8000元,足够覆盖机票钱了,还能赚几千。
    而且她有二十多个身份证,就算一个身份证赚2000,二十个身份证就是四万元。
    果然是发家致富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