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跟风,zt一篇聊聊中年职场竞争力

  • a
    akai76
    忽然想聊聊中年人在互联网的职场竞争力。

    竞争力低下。

    主要是成长停滞。不更新,就贬值,就跟存款贬值一个样。

    停滞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工作没能提供成长的环境,二是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其中第一种的影响最大。

    从职场金字塔的底层升到中层是比较容易的(至少是中下层),一路上升会带来错觉,觉得上升趋势是持久稳定的。但当你停下来的时候,会惊恐地发现越往上越吃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向上的通道依赖环境buff,你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什么机会都没有。

    和你竞争“那个位置”的,要不是同龄的更优秀的人,要不就是年轻的潜力更大的人。

    为什么年轻人潜力更大?

    因为他们没有路径依赖。

    这个世界总是在不断迭代的,年长的人会下意识依赖过去的经验,尤其是过去的成功经验,因为这些经验“也能起作用”。但久而久之,路径依赖缺乏自我迭代能力,会被新生的更好的经验超过去,也会忽视市场变动,老经验解决不了新问题。

    所以是个人都嚷嚷:保持好奇心。

    在我的观察范围内,能保持好奇心的35+的中年人,还不到10%。其次,保持好奇心有用吗?用处很小。

    因为你放不下。

    一个人是很难依靠自学去进行知识迭代的(限定在互联网职场)。

    新的知识,新的经验,往往是在工作环境中去学习和验证的。这时中年人有一个通病,既希望保持老经验带来的职场地位,又希望从头学习新经验,相当于公司用中层的人力成本去培养一个白丁……凭什么?公司肯定优先用已经掌握了新经验的人嘛。而愿意承受白丁人力成本去学习新经验的人,他多半是个年轻人。

    甚至于,就算你咬碎钢牙,自愿领低薪去竞聘新岗位,学习新经验,公司还是愿意用年轻人,因为是个人都知道年轻人学习能力更强。这就像是互联网招聘限定“大学毕业”一样,刻板印象也是行之有效的。
  • a
    akai76
    中年人在职场上,其实是被迫固定在习惯路径上运行,直到这条路的断头。

    所以公司招聘,以前偏好85后,现在偏好90后。歧视归歧视,中年人是真打不过年轻人。25岁以前学习能力强,30岁以前成长空间大,35岁以前的基层已经不能打了,基层管理凑合着用,中层管理正当年。35岁以后则一日不如一日。

    这个规律在99%的人身上都是生效的。之所以互联网行业特别悲观,是因为我们的知识迭代快啊,你那些老经验贬值快啊,你创造的价值也贬值快啊。

    我在工作中接触过的中年人,最大的问题是路径依赖,任何事情都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这个角度在你过去的工作中是有价值的,十几年成了惯性,再换个新环境,新任务,你的思考就很陈腐。自己是很难意识到这种陈腐气息的,自己也是很难否定自己“我不行,从头来”的,但比你更高明的人用鼻子嗅一嗅,笑一笑,他什么都知道。对经验的依赖是人类本能,经验是会过时的,那时,你也是过时的。

    这个问题无解。

    自然规律都是无解的,如同生老病死。你只需要理解它,接受它,仅此而已。

    当然,挣扎是难免的。从逻辑上来讲,挣扎也是无效的。年轻时相信自己是不会被淘汰的那1%,中年也会相信自己是能够自救的那1%。所以,保持饥饿,保持好奇,终身学习。这些口号喊着喊着,你也就沉下去了,在沼泽里吐泡泡。

    我现在既不招聘,也不应聘,我他妈终于可以说实话了。
  • a
    akai76
    原帖作者,纯银
  • l
    logic90
    同样一个新技术。。。

    刚毕业的年轻人,猛肝一周时间,每天加班到12点,下班回去继续自学,每天睡4个小时。。。一周搞得妥妥的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连续一周加班?回家继续学习?连续7天每天睡4个小时?

    这就是差距HiPDA·NG
  • a
    akai76
    回复4#logic90
    如果一个行业,拚的是爆肝,那它和那些拚体力的行业都有什么区别?
  • l
    logic90
    对于互联网行业,拼的是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和开发效率

    这个能力的量化的表现,就是学习速度或者是工作量

    其实,就是拼体力HiPDA·NG
  • g
    gazza
    说的不错,不能翻新自己的都离开了这个圈子
  • c
    cdronx
    回复4#logic90

    不要老是举极端例子来证明自己无能。
    互联网的知识我不懂,我不多说。其它任何传统行业知识都是有积累过程的。根本不存在你说的这种情况。
  • l
    logic90
    互联网对积累的要求很低。。。对学习新技术的要求很高

    因为开源,相当于所有人的积累都是公开的,使用开源代码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积累

    所以,个人的私有的积累没有那么重要了。。。快速学习并使用其他人的成果更重要HiPDA·NG
  • y
    yuwenm16
    学习 iOS fly ~
  • 吉祥的云
    互联网确实可以很快更新知识。比如苹果新推出了swift语言,年轻人可以一两周就很快上手。不过我觉得中年人肯接受的话,用零碎时间学一个月,也能掌握。
  • 1
    19x0
    我觉得写程序这个事,积累经验是有一定作用的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那就不好说了
  • a
    akai76
    回复13#19x0
    所以3-10经验是程序员职场青春时光
  • t
    thanatus1985
    写得真好,触动我了! iOS fly ~
  • l
    linxlintt
    原作链接有嘛,我给我老板发一个,大爷今年不能打了,不提拔就多招点90后…
  • g
    guxu
    码农只拼写代码的话,年纪大的确实拼不过年轻的,就和年纪大的搬砖搬不过年轻人一样,很正常的事。

    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某个公司不够有名,待遇也一般,招不到好的年轻码农,那么一个杰出的中年码农即使学新东西也依然会有优势。
  • k
    kurt_yan
    互联网中年人表示你们别在这扯淡了。三十多的年纪如果还把眼光局限在学一个什么新技术或者新语言新框架那也太短视了。

    职场人要的是迅速扎进一个未知领域的能力和不惜一切努力拿结果的能力。在这两方面肯定是经验老到以及主观能动性强的人更有优势一些。年轻并不always管用的。 iOS fly ~
  • r
    recp
    中年人的问题只有50%精力用于工作,还有一半精力要照顾家庭,所以中年人的效率得是年轻人两倍才行,这就要看你年轻时积累够不够了。很多问题没经验的很勤奋也要搞很久,有经验的一下就搞定。 比如遇到一个很难开发的功能,年轻人没日没夜搞一星期还搞不定,我一个电话跟客户聊聊把功能取消了。 iOS fly ~
  • n
    ningyue
    管理能力是是实打实靠着真实经验磨练出来的
    工作高度是靠着一次次失败喂出来的
    “判断”能力是真实的看着项目一个个经历出来的
  • l
    lawzhang
    今天刚好在弄绩效总结 谢谢分享 还是有共通的 ~ fly ~
  • 疯游鲸
    去年跳槽后领域扩展太大,感觉新公司一直在花钱给我做培训,40多岁的人简直感激涕零。
  • G
    GleeU
    回复19#kurt_yan
    说得挺对 iPx fly ~
  • d
    deyu260
    老油条还好意思说
  • m
    mccoy
    回复1#akai76
    年轻人一没成家二没整个公司运作的大局观,很容易钻牛角尖的。中年职场是重管理轻技术,要是都和年轻人拼技术,企业遇到技术分岔路的时候不倒闭才怪。 iOS fly ~
  • r
    recp
    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比埋头研发更重要。用户经常提一些对他们实际业务帮助不大但是看着挺炫的需求,帮助用户砍掉不切实际、性价比低的需求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很重要的。这一点有经验的比年轻人好的多。 iOS fly ~
  • l
    logic90
    哈。。。这个确实是降维打击。。。

    技术能力和拼命加班不是目的。。。为公司创造价值才是核心。。。HiPDA·NG